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看交院 > 正文 >
济南日报:无人售卖店下一个经营“新常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9]     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 ]

    媒体链接:http://www.kaixian.tv/gd/2015/0708/759700_2.html

    魏郑龙说,每天早上7点前,诚信团队的成员都会准时打开橱门,把货物摆放好;到了晚上6点,负责管账的“老板娘”会来统计账目,盘算一天的“收成”。“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诚信危机的事件,老人倒地不敢扶,碰瓷的也有很多,成立‘诚信驿站’的初衷,也是希望建立一个窗口,去折射诚信还是存在的,是经得住考验的。”

  而全校师生也在用行动表达着对“诚信驿站”的支持。营业5年多,每天的收入几乎没少过;每逢下雨下雪,对面超市的阿姨会为驿站撑上雨伞;为扩大影响力,校方领导在分校开设了几处分站点。曾被“洗劫一空”

  坚持不懈度过“信任危机”

  诚信团队每天都会算出一个“诚信指数”,现在指数几乎都在90以上。

  “看上一支笔,没带零钱,晚上给。”“记得还上就好。”……在“诚信驿站”书橱的二层有一本留言册,每天都会有顾客在这里与诚信团队的人互动。

  “有的同学买东西时没带零钱,就会在本子上留言,下次过来时会把钱及时补齐,这样的行为也让我们感到很欣慰。”魏郑龙说,诚信团队每天都会在统计账目时算出一个“诚信指数”,来反映当天的收支情况。“这是实收钱数与应收钱数之比,比如今天应收100元,实际收了80元,这个指数就是80。现在指数每天几乎都能达到90以上,少的那部分钱,大多也会在第二天还上。”

  诚信驿站也曾遇到过“信任危机”。

  刚开张没多久的一个下午,“诚信驿站”当时的站长孙凤慧像往常一样准备收摊,但是眼前的一幕让她惊讶不已:现场空空如也!咨询了几位目击者后她得知,原来是校外的一位老大爷把东西全搬走了,损失近200元。这让刚刚创业不久的孙凤慧产生了怀疑:放弃还是继续?

  犹豫再三后,孙凤慧最终选择了继续坚持。“慧姐觉得那位老大爷可能确实有难处,又把小店开了起来。”魏郑龙说,校方了解此事后,也帮着积极宣传,越来越多的同学光顾“诚信驿站”,诚信指数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现在每天营业额大概七八十元,多的时候有100多元,收入的八成我们都用来做公益,成立了‘诚信驿站助学金’,前一段时间还资助了为患病哥哥筹钱的‘地瓜妹’。”有“亏”有“赚”

  各地涌现无人售卖店

  部分高校、企业、街道等也成立了类似的“无人售货店”,经营情况有好有坏。

  从早期简易的诚信小店“变身”诚信驿站,发展到后来将站点开在校园图书馆和商亭里,目前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及长清两个校区一共开设了6个站点。此外,校园内还相继开设了“诚信自行车”、“诚信水站”、“诚信报摊”、“诚信考场”等,刮起一股“诚信之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