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看交院 > 正文 >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山东交通学院:政产学研融合助力交通强省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 ]

链接地址:http://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798_822474.html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最强音。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同步征集评选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展示亮点成果和创新探索,形成叫得响、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目前,“山东高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陆续在大众日报全媒体矩阵全网发布,敬请关注!

山东交通学院:政产学研融合助力交通强省建设,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

“立足交通面向一线,将文章写在大地上”,这是今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后,山东交通学院获奖代表李晋教授回校对师生作报告时的一句感悟。其参与完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不仅成功应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16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中,助推了“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更是在海外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对于服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巧合的是,55年前,山东交通学院明确提出“面向交通运输生产第一线,适应交通运输生产流动分散和半军事化,克服脱离政治、克服脱离生产、克服脱离实际,加强政治、加强业务、加强生产劳动、加强军事训练”的“一二三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培养方向。可以说,对这所建校64年的高校,应用型办学是学校建校以来的办学传统,一以贯之的产学研融合理念传递的是实干作风,体现的是专业精神,更是山东交通学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侧影。

顶层设计谋创新,深度融合求突破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其内涵是推动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学研融合上来。而怎样与一线同步,除了要求教职员工解放思想、主动转变观念,学校顶层设计尤为重要。

“以深度产教融合求突破,以机制体制创新谋发展,创新大学组织模式,搭建政、校、企、所多方合作发展平台,促使多方协同育人切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这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学校党委书记王焕斌介绍说。

经验一再证明,学校改革发展的布局,落实到实践层面,必然是由政策理念的嬗变为开端。山东交通学院的探索是:联合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参与学校治理,形成“政-校-企-研”协同育人机制。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培养模式。

“我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师队伍、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学校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同步运行的顶层设计。”在王焕斌看来,山东交通学院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建立的政-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制和课程体系的校企协同设计机制是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定位指导下,山东交通学院对接交通行业产业链,着力构建综合交通学科专业,按照“强优、拓新、提质”的专业建设思路,学校不断调整和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山东省“蓝黄”发展战略、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山东交通学院主动对接山东交通强省、海洋强省建设,确立了专业集群战略思维,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汽车产业和海洋产业;以与山东经济社会和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核心专业为主体,学校充分融合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专业,同时优化调整,为山东交通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扑下身子接地气,只为学生好前程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功能和根本任务。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求“错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是普遍共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改革。2012年,山东交通学院选择了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学校自此将发展的“奋进之笔”指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然而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什么素质?怎样实现学校单一系统向产、学、研多系统有机合作转变,成为摆在学校领导前的一个新的困惑。

“到一线去,只为学生有个好前程。”院长陈松岩的话掷地有声,“扑下身子”方能“接地气”得实情,“既然将学生交给‘产业’,那我们就应该了解掌握产业(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符合度。”

于是,深入交通行业、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职责、毕业生反馈等开展广泛调研,靠着学校“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四不要”的传统,学校各级教职员工上上下下走遍了730家单位。

各专业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以行业需求倒推专业设置、以企业需求倒推能力培养、以岗位需求倒推课程内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最终,学校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不再单纯强调专业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而是强调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对各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实习实践课程与理论课比例作了较大幅度的优化和调整,较大限度扩展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学校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释放办学活力,提高管理效率,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实施目标绩效考核;同时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办学,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讨论活动中,多次邀请相关企业、行业负责人参与讨论,积极吸收企事业单位的反馈意见,从而真正呼应了行业企业需求,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年均16%毕业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方调查中,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项目上获得全国最高分;荣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就业率不断创新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高、用人单位对学校评价高“五高”。

围绕优势应用研究,解决产业实际痛点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产学研的“应用性”和“服务性”成果。“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搞得好不好,行业用户最有话语权,产学研合作成果只有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痛点,服务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才有意义。”科研处处长来逢波对此深有感悟。

科学研究承担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命,高校应通过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所有科学研究机构的基本功能。那么如何激发校内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开展应用性研究工程,成为学校面临的新的难题。

“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发挥在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中的领军作用。完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强化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改变‘筑巢引凤’的惯性思维,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理念,坚持优化全职引进和柔性借智并进。”人力资源处处长徐静道出了学校的探索。

在此基础上,近5年学校先后承担“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质量检测及桥梁桩基检测”等横向课题300多项。2019年科研外部到位经费为1.26亿元,总经费超过2亿元,经认定的技术开发合同金额达到6742万元,总额位列驻济省属高校第3名,省内第6名。“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专利44项,成果转化额3000余万元。山东省公路网主动交通安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公铁两用车、无人驾驶特殊天气施工车辆、高速铁路轨道板等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些成绩不仅是对亚洲通:产学研建设的初步肯定,同时也为今后更加‘精准’的建设提供了支撑。”在来逢波看来,学校在匹配企业发展需求,实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的同时,学校的科技成果产出质量不断提升。

分析产业对应需求,切实服务交通强省建设

“产学研”融合,关键在于用。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一线调研研究,山东交通学院坚持围绕交通运输业战略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带着产业、社会需要把项目引进校园,把课堂引入车间,对接交通运输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时序和战略目标,主动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和交通事业发展服务。

2018年7月,山东交通学院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依托该校原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主体建立,将结合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学科特色,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专业技术的融合贯通,培养应用型人才。

谈及人工智能学院成立的初衷,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广渊表示,山东交通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一直就没中断过,但之前都很零散地分布于交通类的各个专业,未形成集群效应。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做出了战略部署,在对人工智能目前的几个领域做了认真分析之后,学校发现这些领域与学校传统优势交通学科——物流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和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高度契合,对实现“人工智能+”改造升级,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人工智能学院便基于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了。

分析学校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依据专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对应的岗位群及相应岗位的素能要求。学校教务处处长肖海荣对此做了大量调研,“根据与区域产业链的结合度、支撑度、密切度和专业之间的关联度培育建设专业,将原先点多面广的本科专业布局,根据与交通行业产业链的关联度进行优化,构建交通建设类、综合运输类和载运工具设计制造类3个优势专业集群,学校实现了专业链与地方交通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和融合发展。”

通过提升专业内涵建设,重点打造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轮机工程、金融学、物流工程等5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学校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产出了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成果。

2019年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特长隧道米拉山隧道建成通车,“我们在隧道口安装了100多米的智能除冰除雪系统,通过路面的传感器和气象的传感器,系统自动喷洒除冰液,防止路面结冰。”学校道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丁晓冬回忆道,“不仅如此,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路到济南二环南路高架桥等项目我们也应用了同类成果。”

与山东高速集团等联合组建的科研团队,为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解决了北方冰冻海域跨海大桥钢管桩支撑体系设计、施工优化和稳定性评价的难题;与青岛立行车船公司合作成立研发中心,设计研发高级游艇;与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建立工程示范中心,研发应用项目;与济南市政府、市交警部门联合攻关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通客车、鲁峰集团(泰安交通车辆厂)、济钢集团汽车改装公司(济南第二汽车改装厂)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发产品。山东交通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行业产业又反馈到行业产业,整体形成了覆盖交通运输规划、装备、建设、管理、运行全链条的科研平台体系,为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当时许多从来没见过汽车的中学生,为了实现“汽车梦”,报考了山东交通学院。60多年后,山东交通学院所培养的毕业生有75%服务于交通领域,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建校64年以来,山东交通学院“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施力,按国家需要、学生前程走好办学的每一步,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改革推向深入。

编辑:严博文  /  审核:隋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