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亚洲通 > 正文 >
【暑期专题报道】学校师生暑期科研活动“不打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08]     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 ]

暑假期间,学校师生铆足劲头、坚守一线,利用暑期宝贵时间充电蓄力,全情投入在研发技术、参与课题、攻克项目等各项科研活动中,跑出科研攻关“加速度”。

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研发团队的李震宇、张鸿滔在德州新凌志进行机动车尾气净化诊断相关实验,通过优化改进机动车后处理装置的机外使用功效,旨在解决机动车检测过程中超标排放污染问题;王岩在工程中心F109新能源材料实验室专注于锂电池高压电极改性实验,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的纳米纤维膜,旨在显著提升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在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各研究课题组炎炎夏日不放松。泡沫轻质土研究课题组成员们在刘勇老师的带领下,专注于泡沫轻质土的配方优化、性能测试以及应用前景的研究,为找到最佳的配方和制备工艺进行大量试验,攻克难题和挑战;学院王彦敏教授团队与金曰公司合作开展交通运输厅课题路表光催化降解汽车尾气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团队成员刘小村、王晓宁、齐美丽和研究生在暑假期间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铺设示范路段及现场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工程机械学院各科研团队利用暑期争分夺秒攻克科研难题。孙跃军团队针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汽车轻量化高强铝合金零部件需求,进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以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性能及机理”“高强铝合金制动卡钳”的研发工作;材料加工系晏广华老师利于假期时间赴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实验研究;王保平等奔赴济宁、临沂和商河等地开展调研,就学生实习就业和产学研合作进行交流,特别是就联合申报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进行充分探讨并达成协议联合申报项目。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各科研团队利用暑期提升技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课题组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技术研讨会,深入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感知交通事件识别算法、机载AI边缘计算处理终端系统开发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快速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落地应用,助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建设;马璐瑶等本科生前往山东朗进通信公司,深入调研学习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调度系统,突破基于车联网的公交精细化调度技术,研发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公交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陈仁山副教授暑期开展相变材料用于大体积混凝土调温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进行混凝土热应力分析。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团队师生严格按照项目研发进度开展科研工作,团队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其中。

理学院各科研团队暑期坚守科研一线。分子建模与仿真计算平台成员王立飞、陈建中、张路路分别围绕小分子与CDK6蛋白的亲和性研究、G12C变异和协作蛋白质对KRAS4B活性调控机理研究、HOSi全维势能面的构建以及Si+OH反应动力学研究等自身研究方向完成近期研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完成论文写作,并投稿到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其中张路路受邀参加由辽宁大学物理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受邀在会议上作了题为《HCO/HOSi全维势能面构建及C/Si (3P) + OH(X2Π) 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报告;力学科研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号召,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积极开展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在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算法、虚拟元算法、最优控制问题等领域与汕头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科学计算领域的学者进行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论文3篇;物理实验中心老师利用暑假时间加快推进实验进度,制备并表征了大量样品,实现了高速光电二极管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进一步放大,利用TTL调制连续激光器输出及高速光电二极管探测器实现长寿命荧光衰减曲线的测量,并积极进行文献调研、数据计算和处理,为后续撰写论文、准备基金申请奠定基础。

经济与管理学院利用暑期蓄力提升。学院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了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会,邀请李坎勇博士和邹谧博士分享论文写作与发表心得,副院长张蕾及学院二十余位科研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作为支持单位参与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主办的“2024交通产业升级与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院长耿中元作专题报告《亚洲通完善可持续交通投融资体系的思考》,引发参会人员较好反响;学院与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道路交通委员会,省内外交通类企业、大数据类公司围绕产学研合作、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交通法学院房广亮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暑假期间对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反向歧视检视下弱势群体利益衡量司法研究”,组织开展走近农民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开展实地调研,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研讨撰写高水平科研成果。

航运学院姜军鹏博士为解决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海浪对载运工具的耦合扰动难题,带领研究生利用暑期加班加点研制船用六自由度波浪补偿平台。

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船舶流固耦合动力学科研团队负责人于福临带领团队硕士研究生在海上开展抗冲击试验,为船舶减振降噪与爆炸抗冲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科研处 各学院)

编辑:吴燕妮  /  审核:宁兴旺